亳州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500立方米,不足全省的1/2、全国的1/5,属水资源匮乏地区。近年来,亳州市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改革创新,拓宽思路,节水成效显著。
健全节水机制 筑牢节水根基
加强部门协作。贯彻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制定《国家节水行动亳州市实施方案》,成立亳州市节约用水工作协调小组,构建水利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体系,压实节水责任,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统筹推进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严格刚性约束。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区域用水总量与地下水取水总量控
强化用水监管。对年取地表水5万立方米、地下水3万立方米以上非农取水户取水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建立监测计量点529个。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时监控取水情况,对水量异常的取水户及时预警和提示;通过网上巡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开展常态化节水监督检查,形成服务和严管新模式。
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节水动力
积极推广“节水贷”融资服务。充分发挥金融要素在节水行动中的作用,主动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做好服务。2023年,帮助利辛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申请“节水贷”500万元,促成全省首例“节水贷”落地亳州。2024年,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助蒙城赢财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蒙城县卓顺新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申请“节水贷”300万元、100万元,为企业节水减排、提质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水权交易激活“水市场”。探索水权交易,推进用水权改革,全市累计促成取水权交易14例,交易水量423.9万立方米,交易金额238.61万元。大力推广合同节水管理,引进专业节水服务机构,为取水户做好节水诊断和节水增效服务,促成涡阳县孙传连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300亩果树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实现节水与生态效益双丰收。
全省首例“水权贷”落地亳州。亳州市拓宽绿色信贷融资渠道,盘活水资源资产价值,2025年6月,通过“传统抵押+取水权增信”模式,促成全省首例2单用水权抵(质)押融资贷款,两家企业共计获批“水权贷”680万元,有效盘活企业的“水资产”,同时降低融资门槛与成本,为企业扩大绿色生产、实施节水技改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发挥示范作用 促进全民节水
拓宽节水宣传广度。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节点,通过线上线下节水宣传模式,增强宣传实效。建成亳州水利主题公园、河长制主题公园,开辟水法规宣传新阵地。加强日常节水宣传,开展节水宣传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惜水、爱水、节水、护水的浓厚氛围。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亳州市入选第十批(2020年度)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市累计创建节水型工业企业20家、节水型公共机构11家、中小学节水教育基地2家、节水型高校1家、节水型灌区1家、节水型工业园区3家,充分发挥节水载体示范作用,让节约用水成为全市文明新标识。
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作为水资源节约和开源利用的重要抓手,广泛铺设再生水管网,推动电厂、垃圾焚烧发电使用再生水,建设再生水取水点,推动城市乡镇绿化、道路浇洒广泛使用再生水。2024年亳州市再生水利用量5505万立方米,全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未来,亳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科学分析节水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新成效助推亳州水利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987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水利局 联系方式:0558-511792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33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