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版 | 无障碍浏览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市水利局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索引号: 11341600728507525E/202406-0003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函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亳水管函〔2024〕62号
发文日期: 2024-06-17 发布日期: 2024-06-17
索引号: 11341600728507525E/202406-0003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发布机构: 亳州市水利局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公民 / 函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文号: 亳水管函〔2024〕62号
发文日期: 2024-06-17
发布日期: 2024-06-17
关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18号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4-06-17 16:40 信息来源:亳州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张艳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饮设施建管力度,让惠民之水润泽人民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民生期待。我市大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通过新建、改建、并网等措施,建设农村供水工程180,日供水能力达58,解决了550.68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全市农村供水全覆盖,基本改变我市农村居民长期饮用高氟、苦咸水等面貌,减少以水为介质的疾病传播,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改善了农民群众用水条件。在实现农村供水全覆盖的基础上,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农村供水工程也存在薄弱环节,正如您所提到的那样,农村饮用水安全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加强。

一、加快实施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

为有效缓解水资源不足和地下水质问题,亳州市紧紧抓住引江济淮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谋划实施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力争“十四五”末我市群众喝上更优质安全的地表水、基本不喝地下水,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抓机制,拉高工作标杆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发展改革、财政、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职责,统筹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建、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5次专题调度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推进情况,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每月调度。

(二)抓筹资,落实项目资金。持续推进引调水工程建设,抓住机遇,全力破解资金困境,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解决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并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两手发力”扩大水利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引调水工程建设。蒙城吕望地表水厂入选水利部“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两手发力’典型案例20例”,为全省唯一项目。

(三)抓进度,加快项目推进。运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调度机制,加快土地报批进度,推进拟开工项目初步设计、招标投标等前期工作。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通过列项目清单、排定时间表,采取限时办结、旬季报告等措施,推进精细化管理,全方位调动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目前,全市已建设完成地表水厂6处,正在施工5处;建成取水泵站7处、加压泵站3处,新建输水管道202公里、配水管道1566公里,完成水源替换并惠及人口254.42万人。

(四)抓质量,高标准建设工程。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工程建设上,采用“规模地表水厂+环状供水主管+智慧水务”模式;工程招标上,采用“施工+运行维护”的模式招大招强施工单位;工程质量上,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二、巩固拓展农村供水成果

(一)实施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工程。为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实施农村饮水维修养护项目,主要包括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及其配套设施修缮,供水设备及元配件、水表等更换,供水管材管件、净化消毒滤料和药剂试剂购置与更换,水质检测监测药剂和易耗品,仪器设备原配件的更换等内容。2023年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146处,工程覆盖服务人口142.07万人;2024年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87处,工程覆盖服务人口77.27万人;目前各县区已编制完成农村饮水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正在开展招标工作。

)强化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一是加强水质日常检测,做好原水、出厂水的日检测项目,建立和完善各项水质化验分析报告制度、制水工艺流程和安全生产保障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二是规范除氟设备的加药、再生、正反冲洗等操作,确保氟化物监测指标达标。做好水厂人员规范化消毒工作,保障消毒剂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合格。三是按照《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净化消毒和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市级水质抽检,督促县区完善净化消毒设备,改进提升水处理工艺,保障水质安全。

(三)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一是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重点关注脱贫地区、脱贫人口、供水薄弱地区和供水易反复人群饮水状况,查找供水水源、供水工程和供水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动态清零。二是畅通群众反映问题渠道,通过“水牌”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当地用水服务电话和投诉电话。三是及时处理群众投诉,接到群众反映问题时,督促县区第一时间到现场排查、建立问题台账、解决问题,并将投诉办理情况纳入对水厂的监督考核体系。

三、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市不断深化农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明晰责任和任务清单,推动农村供水管理“三个责任”有名有实有效,不断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二)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机制和应急工作机制,我市出台《亳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亳政办秘〔2018221)、《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亳政办秘〔201958)、《亳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管网保护工作的通知(亳政办秘〔201971等农村饮水政策,进一步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益。

(三)强化公益性服务。利用世界水日等时间节点,围绕农村供水知识点,开展普法宣传,设立宣传点、咨询台,亳州市药都联播宣传播放农村供水工作,大力宣传农村供水节水理念,普及农村供水知识,营造良好供水氛围。强化农村供水收费管理,以“设施良好、管理规范、供水达标、水价合理、运行可靠”为重点,2023年全市64处农村供水工程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启动“电话铃声响 服务到现场”活动,扩宽人民群众反映问题渠道,建立工作机制,各渠道问题及时进行受理、转办、处置、回访,不断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继续运用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调度机制,持续督查调度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统筹推进项目各序时节点工作,确保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任务。同时,加强日常供水监管,进一步强化农村供水服务工作,并以您的意见建议为指导,坚决扛起农村供水的政治责任,切实有效的落实各项农村供水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办复类别:B

联系电话:0558-5117729

 

 

 

亳州市水利局

2024617

Copyright©2025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9013987号
主办单位:亳州市水利局 联系方式:0558-5117921
  网站标识码:3416000033  网站导航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035号